岁序更替、华章又新、辞暮尔尔、奋进年年。这一年,咸阳市总工会以“榫卯”之力,下“镌刻”之功,润笔着墨,以实干“起笔”、匠心“运笔”、精准“落笔”,在高质量发展创新提升时代画卷上,“工”笔写意,勾勒出“全国有位 全省一流”的“昂扬曲线”。
双拥共建
双拥潮常涌、鱼水情尤深。传承红色基因、铭记光荣历史,携手描绘“军爱民、民拥军”画卷,合力书写新时代双拥华章。
“传承红色基因 锤炼过硬党性 谱写时代辉煌”主题党日活动,崇军爱军厚植爱国拥军情怀;“逐梦军营写春秋 不负韶华壮志酬”进军营送文化,用嘹亮歌声、欢乐舞蹈,为726名入伍新兵欢送壮行;“军民鱼水情 团结一家亲”拥军慰问,与部队官兵畅谈鱼水情深、共话军地发展;《国防教育法》《退役军人保障法》普法宣传走入寻常百姓家,在职工中唱响“双拥”主旋律,致敬“最可爱的人”;开展困难退役军人专项救助活动,为37名困难退役军人发放救助金7.4万元;利用春节、建军节等重大节日开展双拥活动,对抗美援朝老英雄蔡兴海等老战士和复转军人、伤残军人、烈属、牺牲病故军人家属进行慰问,服务“走心”,官兵“暖心”。这一年“双拥”之花绚丽绽放,这一年咸阳市总工会荣获陕西省爱国拥军模范单位称号。
擎旗奋进
学思践悟、细照笃行。学中思、思中悟、悟中行,以新思想浇铸忠诚信仰之基、以新要求夯实固本强基之源、以新精神催生改革奋进之力。
举旗定向,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习语润咸”“榜样力量”劳模宣讲团将党的理论创新“传”入千家万户、“播”到田间地头、“走”进职工心里;中国工会十八大代表走进直播间,“凝心铸魂跟党走 团结奋进新征程”中国工会十八大有奖答题活动,新思想持续“刷屏”,在“大众化”的宣传中“化大众”;“学习路上有风景 奋斗途中勇担当”全市职工阅读活动紧扣“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活动,礼赞劳动之美、传颂读书之志;“最美劳动者笑脸”主题摄影大赛、“劳动创造幸福 奋斗成就未来”征文比赛、职工快闪联唱活动,将广大职工群众的“百条心”拧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一股绳”。
三个精神
劳以润心、动以赋能。感召职工、引领职工、激励职工,弘扬“三个精神”,争做时代先锋,在凝聚共识中引领社会思潮。
前贤不远、道在于兹。承办中纺联、省总工会和市委主办的“梦桃精神代代传 争做最美奋斗者”论坛暨纪念“赵梦桃小组”命名60周年大会,点亮城市记忆,绽放时代光彩;2023年陕西省“梦桃式班组”命名大会暨“牢记亲切勉励 传承梦桃精神”主题分享活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织就锦绣梦想、镌写发展篇章;蒙以养正、学以成人,“劳模工匠进校园 匠心逐梦向未来”主题宣讲,用劳模工匠的璀璨星光,点亮莘莘学子“青春灯塔”;成立咸阳市赵梦桃劳模志愿者服务队,“传承梦桃精神 争做时代楷模”清明祭扫、“劳模学雷锋 情暖文明城”志愿服务、“同植劳模林 共圆幸福梦”义务植树、“金秋重阳送温暖”敬老爱老系列活动,全方面、多角度彰显“三个精神”的历史沿革和实践风采;围绕7名首届“咸阳工匠”撰写的专题稿件,弘扬“三个精神”、凝聚奋进力量,荣获陕西新闻奖。
产改赋能
奋楫笃行多澎湃、产改红帆正当潮。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在改革的时代浪潮中,护航每一朵激荡的浪花。
产改赋能、匠心筑梦。向市委汇报全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推进会精神及落实意见,召开全市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推进会,党建、工建、产改一体化融合推进;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印发《咸阳市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政治建设、技能培训、职业发展、服务保障4大体系15条举措,织密“保障链”、激活“创新链”、夯实“协同链”,提升“产改”含金量;成立全市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协调小组,13家单位结成“改革联动一张网”;17家产改试点单位,推进产改由“试点探路”迈入“区域展开”新阶段;鼓励开展“能级工资”集体协商,健全产业工人薪酬激励机制,推行“职企同心”,开展“以技提薪”,让“技高者多得”成为社会共识。
竞赛提质
劳动“开花”、竞赛“结果”。示范性竞赛重点突出、生产型竞赛如火如荼、技能型竞赛遍地开花、安全型竞赛有声有色,以竞赛热潮助推发展热潮。
技能成才、服务发展。国赛选拔亮相咸阳,承办第三届“奔腾杯”全国汽车钣金维修技能大赛西北五省选拔赛,能工巧匠尽展技能绝活;首届咸阳市职业技能大赛、首届“咸阳工匠杯”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集比赛竞技性、活动集成性、群众互动性于一体,乘技术之风、促职业成长;围绕重大投资、重要产业,持续推动“四比一建”劳动竞赛在全市507个重点项目中深入开展;在卫健、纺织、矿山救援等领域打擂台、铺赛道,深入开展“建功‘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主题劳动竞赛63场次,有力提升竞赛聚合效应;扎实组织“安康杯”劳动竞赛,主题短片《守护职业健康、争做健康达人》荣获全总“职业健康达人”短视频征集优秀作品三等奖。劳动竞赛奏响实干“进行曲”,也奏响了同行“和谐曲”。
县级工会加强年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坚定改革方向、增强改革定力、保持改革韧性,最大程度发挥政策集成效应,推动工会改革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
以改革增动能,锚定“五强”目标,召开全市工会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暨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推进会,擂响“催战鼓”,打响“攻坚战”;以改革添活力,“县级工会加强年”乡镇(街道)工会“特色项目制”和开发区(工业园区)“共享职工之家”建设试点,项目“活水”激荡起创新提升澎湃动能;以改革夯基础,修订《咸阳市社会化工会工作者考核管理办法》,补齐短板,强化统筹,聚集“磁场效应”,激发“内生动力”;以改革向未来,工会主席话“加强”、县级工会晒“成果”,从建设“工会品牌”向打造“品牌工会”迈进,“县级工会加强年”收官不收场。
百日建会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抓覆盖、建机制、强示范、增活力,扩大工会组织覆盖、延伸工会服务触角、拓展工会联系深度,织好基层之网、夯实发展之基。
“百日集中建会行动”抓牢党建引领、政策引路、动员引导“三个强化”,组织领导有力;深化头部企业建会攻坚、行业工会建设提质扩面、劳动者便捷入会“三大行动”,建会入会有序;突出思想引领、维权维稳、关爱服务、创先争优“四个维度”,维权服务有方;健全建会入会项目制、目标任务责任制、进展情况通报制“三项机制”,制度保障有效。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工商联执委单位、互联网企业等普遍建会,入会、引领、服务、维权一体推进。拍摄制作《为守护者守护 为创造者创造——护航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视频短片,在全国总工会基层工作部和工人日报社联合举办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工作微视频展播活动中荣获优秀作品奖。
互助保障
聚力聚情、互助互济。是“及时雨”,亦是“润物泉”,更是“定心丸”。救助有力度、识别有精度、帮扶有温度,为职工撑起健康“保护伞”。
兑现工会承诺、服务职工健康。全市参保296103人次、同比增长18.5%,参保金额2157万元、同比增长20.5%,理赔1375万元,受益职工16741人……一个个突破构成了“一张超出预期的成绩单”。着力构建“百万县”引领、“全过程”服务、“多元化”保障”三大体系,夯实保障屏障,让职工有更多“医”靠 ;深化与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合作,在享受正常医保报销、互助保障理赔的基础上,再减免个人自付部分的10%,成为全省首家在医院理赔和优惠在同一窗口一次结清的代办处;依托智慧工会平台,开通互助保障参保、理赔线上服务;推出“十分钟微宣讲”,宣传小分队深入基层累计开展互助保障微宣讲80场次,知晓率、覆盖面、服务效能、认可度、职工生活质量实现“五提升”;职工羽毛球比赛、健康知识讲座,聚焦职工所需,持续打造互助保障“服务+”品牌。
智惠服务
万物互联、服务迭代。从“窗口”到“指尖”,开启工会改革新思路,从“线下”到“网上”,开创普惠服务新局面,数字化、智能化服务职工体系逐步构建。
咸阳“智慧工会”平台启动二期建设,做实做精工会组织和工会会员数据库,精准掌握工会工作基本盘,推进工会组织和工会会员实名制数据质量提升,工会情况一屏掌控;
在部分职工服务站点设置“智慧工会”一体机,拓展应用场景,让职工群众便捷悦享工会服务;线上学习、线下领奖,手机导航、就近休息,网络投票、确定项目,问卷调查、提升规范,通过各类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重点工作落地见效。咸阳市“智慧工会”平台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官微报道,并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3年“网聚职工正能量 争做中国好网民”互联网+工会普惠服务“创新型”平台称号。
职工文联
时代浪潮奔涌,文化静水流深。以文化人、以文润城,文化与发展交融激荡。文脉弦歌不辍、文明生生不息,昂扬的时代精神在日新月异的土地上不断升腾。
咸阳市职工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应时而生、乘势而起,下设9个协会,进工地、进企业、进社区、进军营、进乡村、进学校20多场次;职工文化艺术创作创新工作室不断扩容,由19个新增至32个,把职工群众中蕴藏的创作能量激发出来,诠释厚重的咸阳职工文化力量;职工大讲堂、大舞台、职工秦剧团、职工力度之声、职工爱乐合唱团举办各类展演、讲座辅导、培训等职工文化主题活动40余场次,服务职工群众超过5万人次;“活力新咸阳 秀出新时尚”职工时装秀、“文艺轻骑兵下基层”消夏演出,一场充满文化味、工会味的演出让职工连连称赞,回味无穷;原创劳动竞赛歌曲《建功新时代》、原创MV歌曲《寻梦》、文学作品《寻常人家》……一曲曲、一部部有温度、有筋骨、有力量的文艺精品,屡获桂冠,全市百万职工尽飨文化饕餮盛宴。
陕ICP备19012402号-1 版权所有:咸阳市总工会 联系电话:029-33210205 邮箱:xyszghbgs@163.com 技术支持:google